利用多媒体提高历史课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潘海霞 山东省青岛国开中学
用计算机技术将语音、文本、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直接对人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刺激,并且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和相关的各种教学信息进行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知识,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对于学校而言,多媒体网络可以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大范围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多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也相应的存在一些弊端。本人就平时教学的体会,探讨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利与弊,以期与大家商讨。
一、 多媒体可以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使之形成持久的饱满的学习热情,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技术创造的生动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乐,会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形成深刻的记忆。这种注意力的集中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讲述甲午海战是,我播放了从电影《甲午风云》中剪接的“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舰官兵在黄海海战只能怪与敌军英勇斗争的场面(用时4分钟)”。学生在观看时犹如身临其境,纷纷被邓世昌及全舰官兵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为了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此时,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有何感受,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这比教师口授或学生讲述邓世昌事迹的效果要好的多。同时也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二、多媒体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脑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长于抽象思维,右脑长于形象思维。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大脑左半球来进行,有半球经常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其结果往往是:“言者谆谆(zhūn),听者昏昏。”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却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全方位刺激,使学生大脑右半球也活跃起来,进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瓜分中国的狂潮》以课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只能利用书中简表和挂图,很抽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把表变成图,同时又把每一个国家在中国划分分势力范围制成动画,学生讲一个国家,它占领的势力范围就飞入图中相应的位置,这样就使学生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范围之广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使学生先形成形象思维,进而是形象思维抽象化,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从而是知识的获取由难变易。
三、多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提高记忆效率,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知识记忆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这也是学生普遍感动头痛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寻求加强记忆的方法。心理学工作者研究认为,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进行识记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好方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声、光、电技术同时传播各种信号能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可以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进而加深记忆。这对于学生在理解基础记忆所学知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四次海战是,我将《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做成动画,如讲威海卫战役是,威海卫海域附近就出现动画效果,同时播放隆隆的炮声。学生就会在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历史课的信息容量大,板书提纲多,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往往使师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而多媒体手段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讲《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就可以解决上述这种难题。在学生回答内容时,将其一一展示出来(竖排),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危害,分析一条展示一条。如下所示:中日《马关条约》: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 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危害⑤丧失更多领土⑥加重人民负担⑦侵略范围扩大⑧阻挠民族工业发展注:①--⑧表示出现的先后顺序,这种作法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有限的时间内显现出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课堂密度有节省了时间。在讲述英国如何进一步侵占香港时,由于涉及到以前所学的内容,于是我把书中1898年英国租界“新界”示意图展示出来,并将香港被英国侵占的三部分分别制成动画,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在回答的同时操作演示,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既感兴趣有加强了记忆效果。
实践证明,电教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形象直观、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果等诸多优点,但在实践中多媒体也有着自身的缺陷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譬如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使用电教媒体时应注意的“度”,过滥或过乱地运用电教媒体。这不但不能使电教的优点得到发挥,而且会产生“优点的异化”,指电教结果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如传统教学条件下的结果,甚至产生“负效应”,指电教结果与教师设计的预定目标相背离。再如多媒体的幻灯片是一张一张组成的,复习巩固时,对于刚上过的内容就很难形成像黑板板书那样留下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老师的板书过程,所以很多同学会忽视记笔记等等。
(此论文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小学教育》2015年第1期)